以前的大肚山台地有聚落、蔗園、果園、林木,現在逐漸被工業區、集合住宅、辦公大樓所取代,先前的地貌、傳統、習俗一一消失了…。藉由本土教育計畫活動,走訪大肚山的舊聚落,探訪先民留下遺跡,勾勒出過往的生活風貌,讓年輕的一代體驗先民的生活智慧。並且走出教室,用心發掘在地珍貴的鄉土資源,社區也可以成為博物館。經由實地走訪、用心體會、用文字及影像紀錄,希望喚起更多人重視社區的文史保存。
社區導讀:
大肚山台地依生的鄉鎮有台中市西、南屯區及台中縣烏日、大肚、龍井等鄉鎮。以前在大肚山工作的人,日頭西落,走過滿地紅土回家,在莊頭遊玩的小孩子,就圍過來一直喊:「紅腳蹄回來了,紅腳蹄回來了!」日治時期,積極發展製糖產業,致使大肚山上化成滿山遍野的蔗田;大肚台地因為地勢高起視野良好,當時建築了許多大型軍事碉堡群,現在稱為「東海古堡」。貓霧捒井位於大肚台地東側南屯區春社里,係平埔族巴布薩人之貓霧拺社所挖掘的石頭推砌井,為目前台中市境內碩果僅存的平埔族遺跡。而當地的地名也常與「井」有關,這是因為大肚台地南半段有二條南北並走之斷層線,常湧出泉水,形成多處井泉。
遊學步道:
貓霧捒井:台中市境內碩果僅存的平埔族遺跡。
大肚山碉堡:日治時期的血淚戰場。
台中監理所:舊時設有賽馬場,是日本人的『遊園地』
遊園路:舊時的飛機跑道,是一條只有升空沒有降落的不歸路。
瑞井村:台地上的舊聚落,可以窺見昔日的生活風貌。
社區的土地公廟:居民休閒娛樂的活動中心。
亨德紀念公園:感念協助居民解決缺水之苦的亨德博士。
媒體報導: